加入星计划,您可以享受以下权益:

  • 创作内容快速变现
  • 行业影响力扩散
  • 作品版权保护
  • 300W+ 专业用户
  • 1.5W+ 优质创作者
  • 5000+ 长期合作伙伴
立即加入
  • 正文
    • 01、全球裁员10%,核心高管宣布离职
    • 02、非裁不可吗?为什么?
    • 03、“砍”了自己,也“误伤”了别人
    • 04、全球市场,回归理性发展
  • 推荐器件
  • 相关推荐
  • 电子产业图谱
申请入驻 产业图谱

特斯拉裁员,拖了谁的脚后跟?

04/19 09:06
956
阅读需 15 分钟
加入交流群
扫码加入
获取工程师必备礼包
参与热点资讯讨论

美股4月16日收盘,特斯拉股价跌2.71%,报157.11美元/股,最新总市值达5003.62亿美元。在继15日跌去5.59%,市值一夜缩水304.33亿美元后,特斯拉延续下行趋势,市值再度蒸发140亿美元。不过两日时间,特斯拉已经掉去444亿美元左右。

这对于自2023年年底以来,股价持续下探的特斯拉来说,又是一记重击。说到底,这和“全球裁员10%”的消息不无关系,且目前无论从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来看,这波由裁员带来的连锁反应都不止如此。

01、全球裁员10%,核心高管宣布离职

据路透社、彭博社等多家媒体报道,马斯克在日前发布的一封内部全员信中提到,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10%。据其此前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文件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特斯拉全球员工总数为140473人。

据此计算,本轮裁员人数或超14000人。另据彭博社援引匿名消息人士的话称,某些部门裁员比例或高达20%。全员信中有特别提及,本次裁员不适用于任何实际生产汽车、电池组或安装太阳能产品的员工。

目前,中国是特斯拉在美国之外的最大市场。路透社在报道中援引两位消息人士的话称,特斯拉中国销售团队成员已收到裁员通知。

德国方面——据特斯拉德国公司4月16日发给路透社的电子邮件声明显示:“我们将在所有劳动法和共同决策要求的背景下,对柏林-勃兰登堡的超级工厂执行这项措施,引入劳资委员会。”

“裁员风波”沸沸扬扬,另一边,特斯拉内部两大核心高管的离职也为此“添了一把火”。4月15日,特斯拉动力总成及能源业务高级副总裁德鲁·巴格利诺(Drew Baglino)发文称,在为特斯拉工作18年后,他做出了离开的决定。

在此之前,特斯拉官网信息显示,巴格利诺是公司四位核心管理成员之一,被称为“特斯拉二号人物”,也是外界最为看好的候选人之一。如今其宣布离职,特斯拉接班人选更加扑朔迷离。另一位离职的高管是曾经担任特斯拉公共政策和业务发展的副总裁罗汉·帕特尔(Rohan Patel)。

知名电动汽车网站Electrek的主编Fred Lambert透露,上述两位高管离开特斯拉,已经引发了管理层震动,包括电池项目负责人Anthony Thurston等在内的数名高管均已表明要离职意向。Running Point Capital Advisors首席投资官Michael Ashley Schulman也表示,两位高管的离职表明特斯拉主要增长阶段遇到了严重阻力,这是比宣布裁员更大的负面信号。

02、非裁不可吗?为什么?

特斯拉上一次裁员还是在2022年的时候,彼时马斯克在发给公司高层的一封邮件中表示,他对经济有种“超级糟糕的感觉”,需要作出裁减人员的决定。

时隔近两年后,马斯克此次在全员信中给出的裁员理由为:"随着公司的快速发展,某些领域出现了角色和工作职能的重复。在我们为公司下一阶段的发展做好准备时,为实现降本增效,审视公司的方方面面是极其重要的。"他表示,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但公司必须这样做。

马斯克的意思很明显,要降本增效。特斯拉汽车的核心优势在于规模化的成本优势,而电车最要紧的问题就是汽车的电池成本。随着电池技术不断进步以及规模化优势大背景下,各大车企逐渐把电池成本打下来,这就直接影响到汽车价格往下降。如此一来,其他车企拿下了更强的价格战优势,特斯拉若要应对,要么跟着降价,要么自己扛成本压力。

市场方面普遍认为,特斯拉此次裁员的主要原因是销量大幅下滑、销量增速放缓。

4月2日,特斯拉公布2024年第一季度生产与交付报告。报告显示,特斯拉2024年Q1生产433371辆汽车,交付量为386810辆,生产及交付数据均低于华尔街的预期。其中,交付量同比下滑8.3%,这也是公司过去四年以来首次同比下降。而2023年Q1,其交付量为42.2万辆;环比下滑更是高达20.1%,2023年Q4交付量为48.45万辆。

对此,特斯拉给出解释,造成销量下降的几个主要原因包括:弗里蒙特工厂升级版Model 3的生产正处于早期爬坡阶段,德国柏林超级工厂因纵火案导致短期内的停工,以及红海冲突的地缘因素造成物流受阻,特斯拉零部件供应受到干扰。

的确是主要原因,却不是全部原因。结合特斯拉一季度的生产及交付数据来看,生产量远超出交付量4.66万台。这就说明,在上述的工厂停工、物流受阻等原因下,还存在需求减缓的问题。

Robert W. Baird分析师Ben Kallo表示,继2024年第一季度销售意外下滑后,特斯拉第二季度销量可能再次下降。特斯拉本季度仍然面临基数较高的问题,他预计公司Q2交付量在44.45万辆,较上年同期减少4.6%。Kallo认为:“不可否认的是需求环境已经出现变化。”

归根结底,销量下滑反映了美国电动汽车市场出现需求疲软的现象。据《纽约时报》报道,今年第一季度,美国电动汽车销量接近26.9万辆,同比增长2.6%,但环比下降7.3%。另外,标普全球汽车数据显示,今年1月,美国电动汽车的登记数量同比增长率为15%,而2023年该月同比增长52%。

至于需求为何疲软,则需要我们把眼光放去其产品上。在对老化车型更新方面,特斯拉进展缓慢,比如特斯拉的走量车型Model 3的是在2016年上市的,之后虽然进行部分改款,但却没有革命性的大变化。同时为了保住高利率,特斯拉汽车的价格几乎是长期定在25万元以上的位置,价格和产品力的不匹配,削弱了消费者对特斯拉电动汽车的兴趣。

还有行业分析师认为,缺乏价格合理的产品,或者充电基础设施不足等,都是造成美国市场疲软的动因,背后还折射出重要的一点是“战略缺陷”——美国没有将电动汽车看作可持续交通计划的一部分。

除了上面说的降本增效、销量下滑、需求疲软等,特斯拉裁员或许还受到一个极为重要因素的影响——竞争日益激烈的汽车市场,尤其是来自国内汽车品牌的冲击。

特斯拉在华表现并无太大惊喜。4月9日,乘联会公布今年3月新能源车乘用车批发销量数据,特斯拉批发销量为89064辆,与去年同期几乎持平,国内的比亚迪则以301631辆位居榜首。

就国内市场来看,比亚迪高喊“电比油低”,2月起陆续推出起售价在17万元以下的车型,市场关注度持续飙升。3月,吉利、奇瑞、问界、理想等品牌陆续实现销量回升,小米SU7的上市更是迅速成为赛道内强有力的竞争者。4月辅一开始,价格战便打响,吉利、蔚来、极越、五菱、极氪、问界、一汽-大众等陆续推出让利活动。

特斯拉所处的这条赛道,已经越来越挤了。

03、“砍”了自己,也“误伤”了别人

相比前面几次的裁员,特斯拉此次裁员最大的区别在于涉及了中国地区的员工,之前并未有此类情况发生。以上文中提到的2022年的裁员为例,当时特斯拉在北美地区掀起这波“裁员风”,但中国地区的员工非但没有裁撤,反而进行大规模招聘,与北美地区形成反差。

据财联社报道,此次受特斯拉走势不佳影响,港股汽车股延续跌势。4月16日,蔚来跌超10%,小鹏汽车、零跑汽车跌超5%,理想汽车、长城汽车跌超4%……特斯拉裁员“这一刀”下去,似乎还误伤了别人。但无论如何,特斯拉此举意在求变,此时值得我们思考及讨论的是,特斯拉裁员能否对国内车企当前处境和长远发展带来哪些启示?

从内部管理来看,此次裁员意在降本增效,表明特斯拉正采取更为严格的成本控制措施。对于国内车企而言,或将引起各方开始审视自身成本结构,尤其是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成本管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企业可能也会考虑如何优化资源配置,迎接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

从技术创新方面来看,作为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特斯拉始终在推动行业内的技术变革,通过软件智能化重新定义汽车。且特斯拉的目标很明确,接下来将更加聚焦于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行业风向标”的技术发展动态,对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是有益的。

从供应链的变动来看,特斯拉此次对上海厂的裁员主要在电池组装岗位,内部结构的变动可能导致其供应链上的企业及时做出相应调整。供应链的优化将带来更高效的生产,同时降低成本。当然,也有可能给部分供应商带来压力。

从市场预期来看,近两日二级市场的变动已经明显传递出——特斯拉的裁员会影响投资者和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信心。裁员的举措在业内看来有好有坏,但如果市场认为这传达出的是对行业前景不看好的负面信号,那将会对整个行业的生产交付都产生影响。

04、全球市场,回归理性发展

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标杆,特斯拉的发展和全行业的变化相符合。据报道,Lambert分析认为,特斯拉本次裁员并非简单地辞去工作能力不佳的员工,而是为了砍掉某些大项目,马斯克正通过本次裁员对公司进行“大清洗”,并进行重大战略调整。

种种迹象表明特斯拉的重心正在聚焦自动驾驶

马斯克早前宣布特斯拉将在8月8日发布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在马斯克看来,Robotaxi对特斯拉而言意义重大,希望通过Robotaxi和FSD全自动驾驶为消费者提供每英里成本最低的交通工具。他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特斯拉目前的产品价格偏高,必须变得更便宜,才会有更多的人买得起。

此外,特斯拉日前还下调了全自动驾驶服务套件FSD在美国和加拿大市场的订阅价格,以便在需求疲软和价格竞争加剧的情况下继续扩大自动驾驶的覆盖面。马斯克曾强调,实现完全自动驾驶能力对特斯拉至关重要,如果做不到这一点,特斯拉的价值将“基本上归零”。

汽车产业变革的下半场是智能化,这一点已是行业共识,其核心是智能驾驶操作系统,终极目标是自动驾驶。因此近两年来,全球科技巨头与汽车制造商纷纷加大投入,争相研发智能驾驶技术,国内新势力车企纷纷推出智能驾驶高阶功能,车辆装载率也在持续提升,多个玩家剑指L4。

随着对市场的深入探索和检验,玩家们逐渐意识到,自动驾驶商业化道路有多艰难。复杂的技术难题、高昂的研发成本、法律法规的限制等,使得自动驾驶的大规模落地变得遥不可及。新兴市场的崛起,也让全球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发生了变化,车企不仅要与来自国内的的竞争对手相抗衡,还要面对全球市场的其他对手。

这就迫使企业不断优化自身结构,提高生产效率,以保持竞争力。除此之外,终端消费方对汽车个性化、智能化的要求不断变化,车企需要不断创新开发出新产品,以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大家正从前几年不断叫嚷的“马上就可以实现L5”变成现在的“辅助驾驶系统的普及”,在快速发展的背后,全球市场正在回归理性。

恰逢此时,大模型的兴起为自动驾驶带来了一丝曙光。基于深度学习的算法模型,正以其强大的数据处理和自我学习能力,将车辆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都直接关系到自动驾驶的安全可靠性,是实现其商业化落地的关键。

在下半场新一轮的革命中,毫末智行、元戎启行等企业争相布局大模型板块,以期抢占更多先机。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策略毋庸置疑了,我们且看接下来这个市场的“仗”还要怎么打。

推荐器件

更多器件
器件型号 数量 器件厂商 器件描述 数据手册 ECAD模型 风险等级 参考价格 更多信息
ACS758KCB-150B-PFF-T 1 Allegro MicroSystems LLC Analog Circuit, 1 Func, BICMOS, PACKAGE-5

ECAD模型

下载ECAD模型
$9.7 查看
NCV7720DQAR2G 1 onsemi Deca Half-Bridge Driver, 2500-REEL
$5.18 查看
LT3092EST#PBF 1 Analog Devices Inc 200mA 2-Terminal Programmable Current Source

ECAD模型

下载ECAD模型
$5.08 查看

相关推荐

电子产业图谱

公众号:全球物联网观察;为您网罗全球最新物联网行业资讯,聚焦行业前沿科技,展现优秀厂商产品方案,为您深入解读行业趋势,带您一起感知未来物联网世界!